- 三明市全面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24-04-29
-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省政协调研组来莆 2024-04-16
- 2024年晋江市企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2024-04-09
-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助力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活动举行 2024-04-09
- 着力发挥民营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作用 2024-03-26
- 福建省纪念“松绑”放权40周年暨全省企业家大会在榕召开 2024-03-25
-
13
2024-06
我省出台十条举措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通知精神,日前,省科技厅会同省工商联出台《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从进一步夯实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等方面提出十条政策举措。
目前,我省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省企业研发投入达70%以上,贡献了70%以上的科技成果,70%以上的应用开发类省级科技项目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95%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民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但与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相比,我省民营经济还存在部分传统中小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强、高能级平台建设相对薄弱、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引育比较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重点研究解决。为此,《若干措施》强化问题和目标导向,注重机制创新,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活力,突出政策落细落实和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在支持民企常态化参与技术创新决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立企业稳定参与政府科技决策和咨询工作制度,完善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优化省级科技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企业专家数量。支持科技型骨干企业建立战略研究机构,入选省级智库的,纳入省创新战略研究项目资助范畴。
在支持民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方面,《若干措施》明确,启动民营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两提升”行动,力争至2025年底,全省民营百强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省工商联所属商会会长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规上制造业民营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提升到60%左右、研发机构覆盖率提升到30%左右。
在支持民营企业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或参与建设省重点实验室、省创新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与名校大所央企合作设立高水平研究院或校(院)企联合创新平台,对于科研成效明显的,可通过“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同承担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平台。鼓励有条件的“链主”企业申请加入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
在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若干措施》强调,完善企业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需求征集与榜单编制机制,支持省工商联建立民营百强企业重大攻关任务清单,符合条件的优先推荐申报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或列入“揭榜挂帅”榜单。提升企业主导产学研协同攻关项目的比重,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数占总立项数的比重一般不低于60%。
在支持民营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引进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探索推行“科技企业成长在线”数字化重大应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计划,争取全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尽快突破1.5万家;支持民营企业申报省引才“百人计划”等重点科技人才计划,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口帮扶民营企业,加大对扎根民营经济领域青年科技人才(团队)的奖励。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全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符合省级条件的,根据其对外提供中试服务等情况,给予资金支持。
《若干措施》还明确,支持民营企业更大力度开放合作创新,支持有条件民营企业在创新资源集聚地区建设异地研发(孵化)机构,符合条件的可享受研发经费投入奖励和推荐申报“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及国家、省级人才项目。同时提出,优化民企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
-
29
2024-04
泉州锻造“七条链”优化营商环境
2023年泉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1万亿元,民营税收收入增长16.7%;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超152万家,总量连续10年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泉州进一步以“晋江经验”为引领,坚持将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创新“泉心泉意”服务企业举措,聚力锻造“七条链”,连续2年获评福建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泉州优化“服务链”,构建“亲清政商”环境,出台8条具体措施明确政府与企业的“可为与不可为”,在全省首创“政策找企”平台。推出“社银合作”模式,创新推行项目审批“轻骑兵”等协调服务活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专窗,开通“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的12345企业专线等,把企业难办的事办成。2023年全市兑现惠企资金超53亿元,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98.85亿元。
泉州融通“资金链”,开展金融“暖春行动”,出台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等系列政策,设立总规模10亿元中小微企业增信基金,汇聚全市金融机构近百款特色信贷产品,打通企业11类信用信息共享渠道,帮助1804家民营企业获得授信超43亿元。全省首创“政银企担”一站式融资服务机制,已成功授信超3400家,放款金额超440亿元。
泉州延伸“价值链”,持续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由国企带动民企全面参与,通过推动位置相邻、产业趋同的工业地块连片开发、整体提升,累计实施100个市级园区项目,建成标准化厂房1500多万平方米。推进国家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积极探索新型产业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启动盘活2.3万亩闲置低效工业用地。
泉州提升“创新链”,深化“抓创新促应用”专项行动,推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水平”11条政策措施,设立超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46.7%。“量身定制”创新型企业政策,新增高新企业698家,增长30%以上。支持大院大所市场化产业化转型,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64个、高水平科创平台28家。
泉州做强“产业链”,上线“数字超市”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围绕9大千亿产业集群优化设立16个产业发展小组,细分梳理32条县域重点产业链,推出民营企业100强奖励办法,实行龙头企业营收首超奖励,给予新获评或新落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奖励。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完成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88项、行业标准18项,新增5家企业9项标准获评国家企业标准“领跑者”,14家企业入选省级首批标准创新型民营企业试点,居福建省首位。
泉州锻造“法治链”,发布全省首个市场监管全域合规清单,分行业按类别提供190项“菜单式”指导服务;率先建立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并在全国首创集中处置金融纠纷调处、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民营企业合规建设服务联盟;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去年来累计减轻企业负担近8000万元;建设“亲清护企”大数据服务中心,为400余家企业提供“合规体检”,堵塞漏洞750余条。
泉州聚合“人才链”,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围绕产业体系人才需求,量身定制高层次人才25条、“涌泉”行动20条和青年人才“新8条”等一揽子惠才政策;支持优质民营企业自主评价高层次人才,全市113家民营企业获得自主认定资格,认定高层次人才1199人;坚持为人才打造高配套、低成本的发展环境,建设137个“人才之家”,举办全省首个地市“人才节”,以城市最高礼遇、最大诚意尊崇人才。
随着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加速释放效应,泉州市企业的纳税、登记财产、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执行合同、政府采购等6个指标居全省第一,市场主体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扎实推进“无证明城市”试点,“数字政务门牌”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的典型经验案例推广。目前,全市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占比近七成,今年1—2月民营企业进出口389亿元,实现61.4%的高增长率;2023年民间投资增长19.3%(不含房地产),继续领跑全省。
-
26
2024-04
泉州营商环境优在何处? 听听企业家怎么说
2024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即将召开,听企业家们说——
泉州营商环境优在何处?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对经营主体来说,它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之于人的生存。眼下,各地都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泉州的营商环境优在何处?2024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前夕,听听企业家怎么说。
“优”政策 强招商
植发展沃土
民营经济,是泉州优化营商环境主阵地。泉州持续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出台促进政商关系亲清统一、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八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为民营经济厚植发展沃土。
“企业与营商环境就像鱼和水的关系,只有整个市场大环境好了,企业才能心无旁骛干实业。”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近年来,国家为了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从申报税收优惠到“真金白银”进账,企业全程“零跑腿”。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下,八马茶业深耕产品研发,形成企业新格局。
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俩相表示,泉州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有力破解土地、资金、用工、人才等要素制约。“这些举措,让我们企业界对经济发展充满信心,也更有胆量投入资金,扩大再生产。希望泉州能进一步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做好后续‘售后保障’,确保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惠企政策。”
“优”效率 深改革
结营商硕果
营商环境好不好,首先看办事效率高不高。南王科技董事长陈凯声有感: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近年来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
“企业所办事项只要是合规、合理、合法的,办理事项速度都很通畅。”日春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启灿表示。“政府部门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共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说,为支持本地企业家拥抱新技术,泉州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引进科研院所,举办智能制造技术供需对接活动、企业创新发展大会、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洽谈会等……持续造优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家们挖掘新技术、寻找新市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优”服务 解问题
强信任之基
“对我们来说,支持高技能人才培训、支持高精尖人才引进政策最为关键。政府给了我们民营企业不少支持和鼓励。”王启灿表示,在政府大力帮助下,去年日春成功建成“泉州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特级人才创新工作室”,企业也引进一批茶行业的院士专家,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政府不仅在企业转型升级时给予强力支持和技改补贴,还在方方面面给予我们贴心服务。”卡宾集团董事长杨紫明感言。在陈凯声看来,泉州很注重法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在公平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当企业家们看到泉州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时,更愿意将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这片热土,这种资源的汇聚将进一步推动泉州经济的繁荣和发展。”陈凯声表示。
-
16
2024-04
让民营经济活力迸发 泉州市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泉州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通制约经济循环关键堵点,促进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助力民营经济在更广阔的天地中释放发展活力。
做优营商服务 构筑良好发展环境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也是重塑大国竞争优势、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的原则,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退出、公平竞争审查等领域创新服务举措,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的良好发展环境。
以产权保护为例,泉州市多策并举,全力打造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泉州样本”。如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中心,构建“1+1+N”协同保护体系(即1个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核心,1个快速维权中心为重点,多个知识产权机构协同保护),为企业高效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服务。2023年,泉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晋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累计接收专利预审案件5594件,已获授权4859件,专利授权周期比普通渠道缩短90%、授权率提升60%。两个中心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今年1月,泉州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以一年多的时间,实现了试点城市向示范城市的大步跨越。
市场准入退出方面,泉州市除了推行简单变更事项“免申即办”、行业“多证合办”等多项改革外,还出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试点工作意见》,开展市场主体歇业备案试点工作,为市场主体暂时退出市场提供制度支撑,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此外,我市聚焦加强统一社会信用监管的目标,率先出台优化企业信用修复八条措施,扎实推进信用提升工作。2023年以来,全市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取消个体工商户异常状态标注20.05万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470条。泉州“信易贷”平台获评“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示范平台”,泉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获评“2022年度全国信用信息共享特色平台网站”。
在做优一流营商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泉州可谓是诚意满满、创新满满。2023年以来,泉州市深入实施激励“干部敢为、企业敢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创新突破专项行动,围绕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等重点工作,滚动推出“泉心泉意”服务企业若干举措。在项目方面,创新“模拟审批”“五证同发”,实施项目审批“e联审”,推动“拿地即开工”“交地即交证”;政企服务方面,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和政企“早午晚餐会”,组建政务服务“轻骑兵”“大篷车”,深入一线破解企业、项目建设的“堵点”“难点”问题。
打通关键堵点 畅通资源要素循环
发挥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各类资源要素有序流动和统一配置,有效缓解企业压力、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也是泉州市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泉州市加快打通互联互通环节的关键堵点,助力产业链之间的高效链接、畅通循环,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有序扩大统一大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物流被称为经济的血脉,被视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去年,泉州通过“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复评,作为第三批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开展新一轮创建活动。去年11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泉州市第三轮创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市快递业务量超过2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超200亿元;新建或改造5个以上日处理能力300万件以上的现代化省际分拨中心;培育百万件级别的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典型项目20个等。具体来看,我市将实施“快递进村”“快递进厂”“快递出海”等工程,打通物流环节“最后一公里”。以“快递出海”工程为例,我市将充分利用中国(泉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泉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优势,加快中国邮政泉州智慧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三关合一”集约通关模式,依托东南亚航线资源优势及泉州晋江国际机场空侧资源,引导主要国际快递经营企业将东南亚区域总部移至泉州,将泉州打造成为国内面向东南亚方向快递航空枢纽的“桥头堡”。
近年来,泉州市还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通过开展国家级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推动劳动力和人才落地便利化等举措,有效畅通要素循环。其中,自2022年9月获批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以来,泉州市抢抓国家赋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任务重大机遇,积极探索“全域+”整治模式,着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县一品”。首批13个示范单元项目已整治农用地15191亩,修复生态用地4956.45亩,提质耕地约9800亩,新增耕地2547.1亩,产生指标收益约13亿元。
锚定未来,泉州市正创新谋划改革事项,争取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得到更多支持。目前,《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送审稿)》《福厦泉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事项清单(送审稿)》已拟报国务院审议。
-
07
2024-04
服务企业要眼到、心到、手到
营商环境之于企业,如同空气、水和阳光之于生命。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对企业做到“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要看实景、察实情。
只有扎根一线,才能找到营商环境“堵点”。眼到,必须摒弃“样板间式调研”“打卡式调研”,丢掉“脚本”直奔基层,不仅要看亮点、看成绩,更要看问题、看困难。开门办事的窗口,要善于多看一眼、多问一句,为企业多想一点、多指一步,精准服务。
心到,则要设身处地,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
缺资金,如何去融通?少技术,如何去攻关?乏人才,如何去培育?这些都需要政府与企业“共情”,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的事,靠前服务,变被动为主动,从“人找政策”转向“政策引人”,减少企业感受和政策条文之间的“温差”。
近日,上海提出“企业看不懂的政策不是好政策”“涉企文件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尽量不要用‘等’字”……这些提法引发企业强烈反响,让政策暖意畅通地传递到市场末端环节。
手到,在于要有行动,看准了就干。
千言万语,实干为要。优化营商环境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事入手。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发展铺路,需要政府各部门干在实处,落于细处。文件出台,要让企业看得懂、用得上;优惠落地,要让企业“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政策执行,要落实回访制度,打通反馈环节。
党员干部既要有“一盘棋”的全局观,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更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执行力。
眼到、心到、手到,背后的初心一以贯之,就是实事求是,以发展为要。各级政府要以心换心,让群众办事省心、企业投资放心、市场经营舒心,让全社会感受到优良营商环境的春风暖意。
-
27
2024-03
南平出台二十条措施助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为深化拓展省委“三争”行动部署和细化实化市委“五增”目标要求,推动南平市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向纵深发展,南平市于日前正式印发《南平市深化拓展新一轮“便利南平”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近年来,南平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接续出台“便利南平”十二条措施、新十条措施等优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南平市营商环境提升进位,市场主体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此次推出的《若干措施》全面对标世界银行新评估体系,结合南平实际,从准入准营、获得场所、市政服务、促进就业、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纳税服务、解决纠纷、促进竞争、办理破产、服务企业等方面推出20条措施,分为创新措施和提升措施两大类。
据介绍,创新措施共12条:探索推出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新模式,推广远程查检作业模式,实现即报即检;打造“智慧招商大脑平台”,推动客商投资需求与南平产业优势精准匹配,实现“商找客、客找商”双向智能化精准推荐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招商;“同业准入承诺”改革,将原来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一地一证”经承诺后,放宽为“一地多证”,着力解决“前证不注销、后证难办理”难题;“证照同变、同销”改革,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深化“证照联办”,实现市场主体变更、注销事项一次办、许可证“免申即办”;涉企公证服务,建立涉企公证服务中心,优化“公证+赛事活动”“公证+知识产权保护”“公证+金融”等服务,着力解决企业维权难、取证难等问题;通信设施纳入联合验收,探索推进通信配套设施验收纳入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联合验收,着力解决建设单位“多头申报”、各部门“多头分验”等问题;“验登合一”改革,建设单位申请项目竣工规划用地核验时可同步申办不动产首次登记,实现验收、登记同步办理;“扫码用电”新模式,服务地摊夜市、乡村烤房、农业灌溉、露营基地等短时、灵活用电场景,实现用电服务“一点安装、多户使用、即扫即用”;“管家式”税务服务机制,引导市场主体规避失信风险、纠正失信行为,实现2024年全市纳税信用A、B级守信群体数量增长7%以上;智能科技法庭服务,支持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参加庭审,打造跨网全流程异步审理新模式,着力解决群众异地诉讼难等问题;企业破产信息“一站式”服务,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企业破产信息综合查询窗口,着力解决破产管理人查询破产企业信息手续繁琐、耗时长等问题;综合监管“一业一册”告知制度,探索实施一类事项制定一册合规指南,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合规经营要求,稳定市场主体监管预期。
提升措施8条:持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新增4个以上“一件事”套餐、提升优化6个以上“一件事”套餐;绿创平台和“企呼我应”协同发展,推动“平台单一驱动”向“平台协同”迭代升级,实现“服务靠前、诉求办理”全链条高效服务模式;惠企政策“免申即享”,2024年市、县两级实现“免申即享”政策事项400项以上,力争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实现“免申即享”;政务服务“码上办”场景,打造“码上办”应用场景20个以上,推动预约、取号、办事、取件的码上办事流程无缝对接,实现“一码通办”;水电气讯联合服务,在园区、重点项目、新建小区等方面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水电气讯联合服务便利度;人才支撑和灵活就业服务,持续实施“才聚武夷”行动计划,构建“家门口”就业服务体系,实现全年用工主体注册数新增7500家以上、帮助零工实现就业不少于4.5万人次;信用融资服务扩面增效,到2024年底实现平台发布各类金融产品40个以上,平台贷款余额中信用贷款占比25%以上;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活动,在定时、定点、定向、定效常态化开展“下午茶、晚餐会”活动的基础上,融入专题特色活动,着力解决企业发展困难问题,实现问题化解率达90%以上。
- 一家卫浴龙头的“数智”跃升 2024-04-16
- 2024中国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百强榜发布 2024-03-26
- 福建上榜6个 2024-03-25
- 这家闽企20年间品牌价值增长近50倍 2024-03-14
- 福建与RCEP其他成员国贸易增长迅猛 2024-03-14
- 漳州:聚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投资企业最高补助百万 2024-03-12
- “走出去”的勇气和底气 2024-03-11
-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03-11
- 在协调发展中开创民企新局面 2024-03-08
- 技术突破创“新” 产业升级增“质”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