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升级到“智造”,福建各个产业有多拼?
一组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表明:年初以来,福建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保持增长。1—2月,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均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表现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38.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从过去的“技术创新主体”,到现在的“科技创新主体”,这意味着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企业不仅是技术创新主体,要解决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主体。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正在调整之中,这一过程孕育了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也产生了淘汰落后产能的新风险。是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还是被时代抛弃、淘汰出局?其中关键在于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为产业注入更多“智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福建提出,要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福建智造”升级正当时的底气,同时来自中观层面的产业基础和微观层面的企业努力。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省制造业投资857.85亿元,同比增长22.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202.36亿元,同比增长22.0%,为我省稳增长稳投资作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也让人眼前一亮。据统计,1—2月,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18.90亿元,同比增长11.9%,高于全省营收增速14.1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意味着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正在不断增强,释放“福建智造”升级加快的重要信号。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就要全过程参与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不再仅仅是成果应用的主体,而是以更大力度、更加深入的科技研发来全方位赋能制造业的全链条转型升级。
“福建智造”升级正当时的需求,同时来自于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不同于广东、浙江等省份拥有较多高科技民营企业“大咖”,同为民营经济大省的福建,民营企业更多分布在传统制造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智慧赋能制造业,既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又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对于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其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站在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日益重要的经济新风口上,“福建智造”升级适逢其时。制造业企业应更加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活动,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新兴产业领域中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用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