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福建省首届数字工匠技能大赛启动。
“八闽工匠”竞相涌现。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体加入工会组织。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和《关于推进新时代福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贯彻“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职工思想引领、技能培训、建功立业、组织组建等各项重点工作,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走深走实,加快建设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聚焦民企 迸发“产改”新活力
智慧车间物流、产品智能检测、智能数据采集、5G云制造可视化……在永春九牧陶瓷5G智慧工厂生产车间,“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元素随处可见,车间工人根据操作指令,有条不紊地加速生产。泉州工匠、九牧集团永春生产基地工程师陈维尧带领着厂里的“老工人”,让“老手艺”与这座新型智慧工厂“同频”。
陈维尧说,数字化转型对班组职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工会以车间岗位练兵、技能竞赛为契机,建立“竞赛+培训+创新”的机制,组织班组长、技术骨干学习5G数据传输、实时监测等数字技能,让传统工人在这座以数字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的工厂里得到了“升级”。
像这样的“技术迭代”,已在泉州多个“产改”试点企业落地。针对民营经济是我省经济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一大资源的有利条件,省总工会聚焦民营企业,加强分类指导,在全省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开展“强化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建立健全技能导向激励机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专项试点,督促设区市积极跟进、同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已有民营企业省级试点企业11家、市级试点企业67家,同时推动全省1000家民营企业参与“产改”,形成省市两级上下联动、工会与企业点面结合的良好局面。
综合施策 打好“产改”组合拳
2018年12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福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2019年初,省委成立省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领导小组,由36家相关厅局共同组成,加快推进“产改”进程。省级层面出台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意见》《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多项“产改”配套政策措施。各设区市积极作为,强化协调联动,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职工职业发展,如福州市打造“工匠学院”,畅通在岗职工“学习-就业-再学习”的素质提升通道;泉州市首次将技能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管理体系;龙岩市创新推进电子培训券试点工作,举办全国职业培训券现场会,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三明市开展特殊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目前,省市党委政府一体推进、各有关部门合力实施、各级各类企业落地落实的“产改”工作格局已逐渐形成。
党建引领“铸魂”。2019年以来,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11766名,选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70余个,引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在服务企业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广泛开展职工“大学习”系列活动,组织读书交流活动312场,线下参与人数达3万多人次、线上参与人数200多万人次。
素质提升“赋能”。2019年以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168场,涉及489个工种,参与职工近千万人次;组织发动600万名职工积极参加“五小”创新活动,产生“五小”创新项目逾107万项;投入1400万元打造“八闽工匠学堂”线上平台,提供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综合性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开展省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累计发放专项补助3550万元,受益职工超5万人。
地位提升“聚能”。加大产业工人表彰力度,2020年全省有68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获得表彰,其中产业工人34人,占比50%;2021年全省表彰229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其中产业工人168人,占比73%;连续三年选树发布八闽工匠年度人物共30人,其中产业工人22人,占比73%。全省市级以上地方工会配备挂职兼职副主席49名,其中劳模和一线职工兼职副主席22名,占比45%。产业工人在党委、人大、政协、群团组织的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优化服务 当好“产改”贴心人
省总工会突出源头参与,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做实送温暖、金秋助学、阳光就业、职工医疗互助、工会法律援助、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服务职工项目;密切关注疫情给产业工人队伍带来的影响,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促进稳企稳岗,2021年筹集资金2亿元服务外省籍职工留闽过年,加速引导职工返岗回流;全国首创职工法律服务“园区枫桥”机制,在10个工业园区建成一体化服务基地,打造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计划,完成1399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筹建省数字经济产业工会,助推我省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全省新就业形态平台企业建会4809家,25.7万名职工入会,市、县两级建立行业工会联合会76家,覆盖会员7.2万名;开展171家省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结对共建”帮扶活动,在商圈、楼宇、工业园区建设432个共享职工之家,为职工提供就近高效便捷的服务;开展职工队伍稳定风险排查化解,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团结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