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委、市政府正以“为全国探索新路、为厦门赢得先机”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特区厦门 改革探路争先机
来源:福建日报 时间:2024-07-04 09:56

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全球少数可进行GE90(波音777系列客机的发动机)大修的发动机维修厂。

    盛夏时节,行走鹭岛大地,处处热潮涌动,活力迸发。

  刚刚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厦门有7项科研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不久前印发的《厦门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从4大方面25条举措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构筑持久强大的“引力场”,厦门营商环境正式进入7.0阶段;

  于7月1日顺利完成金属屋面及幕墙闭水建设任务的厦门翔安机场航站楼,实现了工期计划再提前。1—5月,厦门131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5.3亿元,超序时进度6.47个百分点。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厦门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城市发展转型至关重要的一年。

  昂扬奋发、攻坚克难。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开展“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厦门正以“为全国探索新路、为厦门赢得先机”的责任担当,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把努力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改革开放再出发

  改革,是厦门最重要的内生动力,也是为厦门赢得先机的关键之举。

  2023年6月,厦门毅然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综合改革试点使命,开启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蹄疾步稳,过去一年,厦门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着力塑造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城市发展竞争力,努力为全国探索新路、为厦门赢得先机,让群众和企业得到实惠。

  鹭岛以东,翔安南部片区,是厦门“节点中的节点、前沿中的前沿、特区中的特区”。综合改革试点承载区、环厦门湾科创原创区、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门户……这片自诞生起就肩负改革发展使命的热土,正按照蓝图阔步快行。

  近日,位于翔安南部片区的省市重点项目厦门航空产业园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备案,正式投产运营。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意向需求面积达5.9万平方米,占可租售厂房面积的34%,已吸引厦门霍尼韦尔太古宇航等14家航空产业领军企业意向入驻,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

  成立仅一年,翔安南部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近200家,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额突破300亿元;新策划生成综合开发、配套基础设施等20余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新企业纷至沓来、产业汇聚成势……翔安南部片区以改革创新破瓶颈、解难题、促发展。

  去年,翔安南部片区在厦门现有混合用地供给做法的基础上,打破原本单宗产业用地建筑功能转换的局限,创新将工业配套部分与软件研发项目进行混合布局,支持软件开发、工业智造等多领域产业用地与商业、租赁公寓、公建设施等配套用地同宗混合出让,有效破解在有限的产业空间实现产业链生态集约、高效布局的难题。同时,推行“联审+决策”土地出让方案决策机制,让决策时限压缩50%以上。

  高瞻远瞩、落子成势。热潮涌动的翔南片区,注重机制创新、注重规划引领、注重项目支撑、注重产业导入,圆满完成了“一年快速铺开”的既定目标,推动片区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用改革的思维、改革的办法,统筹调度各方资源加快推动厦门发展,这样的案例在厦门俯拾皆是。

  今年4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厦门保持在全国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前列。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厦门正推出一批具有厦门标志性、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改革、特色改革、原创改革品牌,兴起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热潮。

  “经济特区的任务就是改革,经济特区应改革而生,我们要承担起这个责任。”厦门经济特区初创时,习近平同志亲自推动了一系列开创性改革举措。

  厦门市委提出,厦门要以综合改革试点为动力,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为中国式现代化探索试验、探路先行。

  从改革开放探路先行,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综合改革试点,厦门走出了一条全面深化、重点突破、纵深推进的改革创新之路。

  产业向“新”攀高峰

  改革让厦门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也为厦门产业持续攀登发展高峰注入了活力。

  6月的厦门骄阳似火,随处可见产业向“新”的蓬勃之势。

  总投资120亿元的士兰集宏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开工,一期预计明年四季度试生产;被誉为全球“尼龙膜王”的中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厦门市和宁德时代深入合作的最新成果——电化学储能系统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位于同翔高新城(翔安片区)的“厦门天马光电子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和“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Micro-LED生产线”同步点亮……

  在厦门的决策者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根本。

  日前,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厦门一举斩获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总数创下历年之最。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单位合作的“高能效超宽带氮化镓功率放大器关键技术及在5G通信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目前相关产品已向国内外通信企业批量供货,单月出货量居全球前三。

  “巨无霸”光彩夺目,“隐形冠军”层出不穷。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八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厦门4家企业入选,总数累计达到18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2018年至今,汉印电子的热敏打印机芯产品连续5年全球销量第一;科之杰的聚羧酸减水剂,突破了国内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用特殊功能减水剂主要由国外品牌供应的局面;优迅10G芯片组已成为光收发IC领域的主流,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首位、全球前三……

  数据显示,目前厦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达61.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2%,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42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5家。

  在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平板显示等产业的20多个细分领域,厦门有超过60家科技型企业和高校院所的近百项技术或产品处于全国、全球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

  以“新”提“质”,厦门持续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开科技创新引领动能转换的新局面,科技创新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性提升,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厦门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80位、“科技强度”第81位。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向上飞跃,作为经济特区的厦门,正结合城市实际,构建动能持续、梯次发展的“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绘就聚势谋远的产业发展蓝图。

  民生福祉暖人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过去一年,厦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深化社会保障体系,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民生篇章。

  厦门常住人口532.7万人,全市户籍人口302.08万人,人口既能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市场,也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居民住房,是事关民生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议题。2023年11月,厦门出台《厦门市市级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多渠道保障群众“住有所居”。

  起重机铁臂挥舞,运输车来往穿梭……伴随着各种大型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同翔高新城的重要配套项目——五显安置房正如火如荼建设。项目位于同安区洪塘镇董厝村东北侧,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7万平方米。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转入装饰装修阶段,建成后将提供安置房源320套,计划在2025年6月竣工交付。“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被征迁居民的生活品质,并带动周边商业、服务业发展。”中交三航局同翔高新城项目执行经理周浩介绍。

  老旧地块嬗变重生。今年以来,厦门大抓城市更新,稳步推进片区开发工作,思明区湖滨片区城市更新综合配套项目、何厝岭兜片区综合配套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它们正成为持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力之举。

  民生之计,在于安民、富民、乐民。日前,有着近500年历史的金沙书院正式落成。作为海沧区乃至厦门市的代表性文化地标,金沙书院不仅是闽台文化交流中心、海丝文化展示中心,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中心。6月底至8月中下旬周末期间,金沙书院以“礼、论、乐、书、集、学”为主题开展为期7周的特色活动,擦亮厦门的文化底色。

  今年1—5月,厦门市省重点项目中的社会事业类项目有序推进,实际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5.32%。

  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建成投用白鹭体育场;在全国首创厦门“e政务”服务新模式,整合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等18个部门170项高频事项,实现了“一站通办”;低收入群体增收成果巩固拓展,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居全国前列……厦门交出了一张充满温度和力度的民生答卷。

  如今,厦门市每年将70%以上的财政支出用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推进共同富裕,在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上持续发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充分惠及市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