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溪入海口的三江口大桥正在建设中。
涵江港区,海阔潮涌。一排排光伏板横卧海上,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槽罐车在路上来回穿梭……繁忙景象让港区充满活力。
作为莆田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的主阵地之一,涵江区近年来坚持全域统筹、陆海联动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拓宽海陆双向大通道,以打造木兰滨海产业新城两岸融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莆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和福州都市圈建设。
借“光”生金 乘势而起
近日,在涵江港区兴化湾南岸湾顶滩涂海域上,创能涵江兴化湾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建设。
涵江丰富的水域和光照资源,为发展光伏产业提供了资源禀赋。
“水上光伏发电量高,土地占用少。在养殖坑塘上方架设光伏组件进行发电,利用水体进行渔业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运营模式。”涵江港区建设服务中心干部张振中介绍,光伏项目不但可减碳,还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提供1.5亿千瓦时的清洁绿电,并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但向海“借光”,还可以向海“借地”。从涵江港区南部向海而行,涵江作业区1~3号泊位施工现场,一大片陆地已经填海生成。如今,该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道堆、水电及生产生活辅助建筑配套工程项目。涵江港口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郭慧玲说,这是涵江作业区的首批码头工程,也是涵江首个万吨级码头,预计年底3号泊位可具备投产运营条件,1、2号泊位将于2025年建成。
目前,位于木兰溪入海口的三江口大桥正持续攻坚主塔建设,计划年内建成;萩芦溪大桥已有十几座T型桥梁从陆地延伸至溪面,计划今年建成;同时,涵江区还在不断完善区域配套基础设施,新建东港路、港前路、港前路延伸段、锦岚大道等,实现港、城便捷联通。
龙头引领 集群强链
单条生产线每小时产酒16万罐、单条易拉罐生产线最快每秒可生产45罐次,年产能200万吨,全部用水循环利用,年可节水90多万吨……2017年竣工投产的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是首家在木兰滨海产业新城落户的龙头企业。
在百威雪津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调度中心内,数名工作人员便可实时监测各生产环节能源运行指标。工厂内部配备1050台视频监控,覆盖原料、研发、生产、仓储全流程。2023年,百威雪津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近日,百威雪津啤酒有限公司获评2023年百威全球最佳酒厂第一名。”百威雪津厂长王华南介绍,该评选衡量指标涵盖了安全、质量、能源、效率、损耗等多个方面,今年公司还在着手开展一系列技术改造,争取进一步提高产能、节约能耗。
距离百威雪津不远处,是迁建而来的福建长城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厂房。该公司目前已建成4条马蹄窑玻璃瓶生产线,年产60万吨绿色轻量化玻璃瓶,其中80%的玻璃瓶就近供给百威雪津。
目前,木兰滨海产业新城已形成一条以百威雪津、长城华兴、中粮制罐为代表,覆盖纸箱、易拉罐、玻璃瓶、麦芽、集中供热等食品加工上下游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
港城融合 联动发展
今年初以来,涵江区深入推进“一区多园”联动发展,围绕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港、产、城互动的现代化木兰滨海产业新城。
此外,涵江区出台《深入实施园区标准化建设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对深化园区标准化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将园区打造成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开放招商的主战场、创新创业的主引擎、产城融合的主平台,为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提供强有力支撑。
5月中旬,涵江区与巴西华人华侨电商总会签订跨境电商合作交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莆田好鞋品牌“出海”,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投资超百亿元的福建赤港服务区双开放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路衍经济水平,有效拓展莆田高新区、滨海产业新城周边经济腹地空间。
一次次充满信任的携手合作,创造一个个令人振奋的投资数据。今年1—3月,涵江区共开工项目36个,竣工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69.09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