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类别:A类
福州市政府办公厅:
《关于支持罗源县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1718号)收悉,我厅办理意见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加快罗源等重点县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以福州获评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契机,辐射带动500多家企业集群式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一)加大政策扶持。连续出台《工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关于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的九条措施》《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叠加出台《关于推进县域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福建省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增量措施,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目前,全省已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9个,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354个,其中,罗源宝钢德盛、德塔电源等一批典型标杆正带动行业企业加快转型进程。
(二)推进技术攻关。围绕行业生产经营、供应链保障、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需求,支持龙头企业、服务平台、科研院所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实施应用场景需求项目攻关,加强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突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环节竞争力,为企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当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已探索打造花边AI检测系统、AI验布机等一大批AI产品,服务中小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效果显著。
(三)营造转型生态。在罗源召开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会,因地制宜推进各地转型工作,培育壮大一批技术成熟、应用场景丰富的平台服务商,赋能中小企业加快转型。举办全省工业互联网系列培训,邀请相关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分享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构建全流程、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的成功案例。印发典型案例集和服务商目录,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复制成功模式。
(四)加强人才引育。大力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来闽创业创新,持续加强产业数字化相关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引进落地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福建分院、东南新工科产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东南信息技术学院,将智能制造、应用电子技术等列入职业院校专业目录,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吸纳代表建议,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转型工作向罗源等重点县域走实走深。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典型示范。引导罗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龙头企业拓展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加快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培育一批平台,示范带动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速转型。推广一批典型场景,加快形成“一行业一标杆”。
(二)抓项目对接。围绕罗源重点企业、传统行业、共性问题,帮助企业和服务商匹配对接,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加强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同时打造一批首台套、首版次智能装备和软件系统,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抓诊断评估。加强罗源地区数字化诊断宣传和对接服务,分行业摸清企业数字化基础现状,“一企一策”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和转型路径,把“想转未转”的企业列为重点服务对象,分门别类“建档立卡”,加强跟踪服务,帮助实现转型落地。
(四)抓生态优化。加强外引内培优质服务商,推动省外优秀场景在省内落地应用,支持平台服务商为罗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低成本、轻量化、订阅式软件服务。深化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梯次培育产业数字化有关技术人才,持续向县区输出服务。
领导署名:陈传芳
联 系 人:陈 聪
联系电话:0591-87834675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25年3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