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航海装备大会首次邀请海洋大省山东作为主宾省。
步入山东展区,山东省工信厅海洋装备产业处负责人辛颖自豪地亮出了一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山东全省海工装备实现产值280亿元,同比增长38%,规模居全国首位;全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居全国第5、第3和第3位。
漂亮的数据背后,藏着哪些发展密码?辛颖带着观众在展区内一探究竟。
来自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的大手笔——“海洋石油119”,是我国作业水深最深、功能最复杂的海上油气超级加工厂,可以在420米深的大海中精确定位,抵御千年一遇的台风。
该公司的另一力作“海葵一号”,是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可连续在海上运行15年不回船坞养护。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全类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设计建造实现高水平自主化。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蓝鲸1号”,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于全球95%的深海作业。此前,“蓝鲸1号”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可燃冰成功,创造了产气时长和总量的世界纪录。
……
一件件“大国重器”,让亮眼的数据进一步具象化,勾勒出山东经略海洋、向海图强之路。
山东,地处黄渤海之畔,辽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天然禀赋。在挺进深蓝的过程中,当地以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用科技点燃发展动力。如今,山东已是国内重要的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海洋油气装备国际领先,深远海养殖装备走在国际前列,海上航天装备开创先河。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代表形成的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蹄疾步稳,相关产值占山东全省90%左右。
本届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山东共15家单位参展,展品涵盖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高端客滚船、水下机器人、水下摄像机、豪华游艇等。展区入口处显眼的标语,展现了山东向海图强的底气与决心:培育世界级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山东样本。
福建与山东,同为海洋大省,也通过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的平台同频共振。大会主办方表示,邀请山东作为主宾省,将推动福建与山东在海装产业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